聚焦两会︱热盼文化立法 冷解媒体融合

发布时间:   2022-03-31

来源:   百度

关键词 :  

字号 :     |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两会特派记者 田丽丽 孙珏 张倩)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两会,与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3月的北京,再次进入国内外关注的“两会时间”。  

  2015年两会提出,GDP增速目标调整至7%;调结构、促转型是今后工作的主旋律;社会的持续发展,要更加注重法治、文化、制度等软实力的建设,新常态更是社会文化建设的新阶段。记者采访发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尽快促进文化立法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对文化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又以文化立法和媒体融合堪称焦点中的焦点。  

  文化立法以全民阅读立法促进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并成为产业创新的源泉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此,多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呼吁加快推进我国文化立法进程,用法律保障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14年全国两会上,“推动全民阅读”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直接促使在全民阅读上成绩突出的地区率先出台地方性阅读法规,也使得在国家层面的全面阅读立法呼之欲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阅读立法的推进无疑将对文化立法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3月5日下午,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在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采访时,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倡导全民阅读、建立书香社会”大加点赞,认为这是中央将要求落实在出版、传媒、文化战线,并表示,中国要实现民族富强,最大的问题是文化建设问题,这是牵涉到民族精神再造的重大工程,而做好这项重大工程的基础工作就是倡导全民阅读,尽快促进全民阅读立法。记者在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别组采访时获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与几十位新闻出版界别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了加大全民阅读力度、促进全民阅读立法的提案。  

  除与新闻出版界别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全民阅读立法的提案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的另外两个提案也在文化立法的大范畴中,她建议,搜索引擎有偿推广服务应明确纳入《广告法》监管,建议全国人大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尽快立法,规范网络出版的准确概念,依法设立统一归口管理网络出版的机构。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国家处于先进的行列,没有其他的因素,就是阅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王涛认为,“全民阅读立法对推进阅读很有好处,但是推进阅读本身不能只靠法解决”,“出版企业在推进全民阅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集中精力去发现好的出版资源,给读者提供更好的读物”。 

  对于更宽层面的文化立法,王涛很感慨,“对于文化企业而言,立法太重要了,文化企业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感到处处没有法律支撑和保护,被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严重困扰”。强调文化立法重要性的同时,王涛认为执法更加重要,要“加强执法统一性、强制性、公正性”。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建议,以加强文化立法为核心,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文化法制体系。加快文化立法进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产品促进法、网络安全法等文化立法重点项目尽快出台实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推动全民阅读立法尽快实施后,在政府、社会、企业层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比如软硬件设施的落实、后续管理队伍的培训管理、志愿者队伍等等,这些都要提前统筹考虑进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翻译学会副会长黄友义对于全民阅读立法非常有信心,他预计2015年内会取得很大进展,让他更为担心的是国人阅读习惯的养成,他建议未来在法律框架之内实施一系列措施,如知识竞赛、建立不同群体的读书群、建立奖励激励机制等来推动大家看书,甚至可以对官员实行读书的考核,建立系统化的、覆盖全社会的各种阅读机制,“不然法律会成为一纸文”。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属性,政策和规章制度既要关注文化属性,也要关注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长城分析说,由于相关立法进程的滞后,致使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规则性硬伤”。如,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企业法人主体地位不明晰导致文化企业融资困难、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等等。他建议,应尽快制定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明确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保障文化产业从业者和文化产品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打造公平、规范、有序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媒体融合关键在品牌、机制、资本  

  2014年被称为“媒体融合元年”。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自此,媒体融合成为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关键词。2014年,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别委员就“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并于2015年1月组织“‘推动媒体融合建设促进新闻文化发展’专题暨主题论坛”,成为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别委员调研工作的亮点之一。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表述使得媒体融合话题再度升温。本届两会,代表、委员们面对媒体融合这一高频热词进行了冷静的深度解读。  

  “融合绝对不是简单地将报纸上的内容搬到互联网,关键问题是通过融合能不能成为主流舆论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翟惠生坦言,“这并不容易做到,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传播的内容掌握在其他人的手指头上,核心又回到讲好故事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症结不是技术而是机制,要通过利益驱动来调机制,不打破机制的壁垒,融合前景堪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结合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十年的探索实践,认为在品牌、观念、平台、受众、机制、资本中最关键的是品牌、机制和资本,“但遗憾的是,中国媒体都不具备品牌价值,作为机构很难卖钱。只有像迪斯尼那样形成品牌,才能自然而然进行融合。其次,机制不改,融合也无法完成。只有资本以并购、控股等形式能最快速实现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建议,制定推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国家战略,他表示,“互联网+”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建议对作家免税,将这部分钱补贴到图书中,使书价降低,让收入低的人也能买得起书、读得起书。全国人大代表池莉认为文化产品不可量化评价,不可弄一个标准,搞一刀切,阅读应多元化,读己所好;作家也如此,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最好。全国人大代表熊召政则更为关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话题。

下一篇 : 书店的方向